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取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统一教学内容和要求,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基础单位,组织教师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第二条集体备课有利于调动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全面准确把握教材,优化教学方案。同时,有利于形成交流合作的学术气氛,提高教学教研水平,促进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的成长与个性发展。
第三条集体备课由教研室主任或(和)课程负责人主持召开,要求参与教学的所有任课教师参加,使每位教师在备课期间了解本门课程在一个专业整体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任务。并可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和教学督导参加。
第四条集体备课的形式和内容
1.整体性集体备课:在开学初进行,内容主要包括:(1)确定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讨论教学内容,制定授课计划;(2)讨论并制定《课程考核细则》,确定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和内容。
2.章节性集体备课:在学期间进行,由主备课者对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出说明,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提出教学课堂设计,其他教师对主备课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意见和建议。
3.反思性集体备课:一般在期中进行,针对前半学期课程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的教学问题,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提出后半学期教学工作指导性思路。
4.总结性集体备课:在学期末进行,内容主要包括:讨论评分标准及标准答案,进行试卷分析,对考试命题和题库建设提出改进意见,对课程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第五条集体备课的要求
1.由教研室主任全权负责组织本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坚持规范集体备课,要求每学期每门课程开展备课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备课严格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缺勤者按考勤制度执行。
3.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四统一”。“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备课人;“四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个人教案。既可借鉴别人的东西,又要体现个人特点。
4.集体备课采取一人主讲、大家讨论的方法,每次备课教学秘书要做好记录,任课教师要把备课内容落到实处。
5.临床教师由于担负医疗、科研及教学任务,工作较繁忙,在临床教学中可充分发挥教学骨干作用,利用医疗查房、病例讨论或新教师试讲中穿插集体备课内容,既充分利用时间及机会进行集体备课,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及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
第六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集体备课制度》(怀医校字〔2012〕62号)同时废止。